|
1-5中長程計劃
中長程發展與規劃: 【所務發展規劃】 (1) 繼續延攬師資,以增加研究能量。 (2) 整合校內資源,成立跨領域醫工學程 (如雙主修及學位學程)。 (3) 推動國際化與提升學生外語能力。 (4) 加強實務課程與醫學及產業界交流。 (5) 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與提升產業技術。 (6) 結合校外資源設立「醫材測試與檢驗中心」。 【研究發展規劃】 (1) 生醫材料與奈米藥物領域: 發展新穎生醫材料或改良現有生醫材料,並藉由材料分析檢測及 結合體外與體內測試,評估其材料特性並開發其在藥物傳輸、組織工 程、植入性生醫材料等臨床應用之可行性。研發再生醫學與組織工程 所需之生醫材料,發展製備生醫支架所需核心技術,結合幹細胞工程 及傳輸生長因子的技術發展再生醫學。利用生醫材料發展藥物之新劑 型,並將此新劑型藥物開發新的投藥途徑,開發新劑型藥物在臨床上 可應用之新適應症。合成新穎奈米顯影劑配合生醫資訊與影像分析整 合發展醫用顯影劑,建構醫學影像顯影開發平台。 (2) 生物力學領域: 加強工程科技與醫學工程的科技介面整合,發展手術醫材與輔具 的設計、測試與認證的技術平台,應用於相關臨床治療。發展科學化 之量化評量技術,建立人體三維生物力學模型,並結合立體攝影建構 人體全身之運動學資料,藉以瞭解健康人與各類型病患各種功能性動 作控制的機轉,及與環境互動,並探討各種訓練法及治療介入模式對 動作功能恢復之療效。研發微創型與客製化的骨牙科手術醫療器材, 其核心技術乃基於醫學影像處理、數位設計分析與金屬雷射燒結,積 極發展高解剖貼合、低骨切除量與具骨質咬覆特性的手術植入性醫材 。 (3) 醫用電子與訊號影像領域: 提升超音波腫瘤分子影像技術,增強訊號程度、血管新生表現誠 度與量化。利用醫學影像定位架構設計及定位演算法書寫,完成影像 定位後進行影像融合技術,產生互補性效果。創新的癌症subtype區 分的自動病理切片影像開發技術與藥物治療配合以改善提高病人存活 率。利用病理組織影像分析,開發生物標記分析技術與連結生物統計 資訊。藉由分析與量測方式的重新思考,開發嶄新的量測技術與評估 參數,提升現今微循環量測技術對生理狀態的解析能力,並實際應用 於慢性病程監控。以非侵入式量測及即時分析技術,應用於其他微循 環血流之量測評估。以創新開發診斷與治療方式為發展基礎,利用非 侵入性與高使用度,配合自製電路微小化與IC化,結合無線通訊系統 ,應用於遠距醫療。 ![]() |